7 月 24 日清晨,创飞科技实践团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奔赴杜家村,汽车刚驶入村口,大家便被这片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所吸引。抵达后,实践团并未急于开展工作,而是立刻组织了一场周密的准备会。会上,成员们再次熟悉调查问卷的每一个问题,反复演练访谈时的沟通技巧,确保能精准捕捉村民的真实想法。同时,大家仔细检查了各种测量与记录工具,为即将开始的调查做好万全准备。此次实践活动意义非凡,团队不仅要深入田间地头摸清农作物种植的实际情况,还要走遍村里的角角落落考察基础设施建设,力求用科技的力量和专业的分析,为杜家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源泉。
图为创飞实践科技团正与杜家村村民讨论 高宏威摄
实践团的成员们踩着田埂上的软泥,钻进绿油油的地里。有的蹲下来扒开叶子看看庄稼长得好不好,有的拿着本子写写画画,记着这是啥品种、种了多大一片、从种下到能收要多久。田边的树荫下,几个村民正和他们唠着家常。大爷指着地里的苗说:“前阵子虫子多,叶子被咬得坑坑洼洼,急得睡不着觉。”大妈也凑过来:“天旱的时候浇水得一趟趟挑,累不说,还怕浇不匀。”成员们听得认真,时不时点点头,把这些话也记在本子上,脸上满是仔细的样子。
图为创飞科技实践团观察杜家村农作物生成情况 吴天宇摄
除重点关注当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外,对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深入了解村民生产生活保障现状。考察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分头走访村内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及电力供应网点等关键区域。在村东头的主干道上,成员们发现部分路段出现裂缝和坑洼,雨后积水影响车辆通行,尤其是农用车运输物资时常发生颠簸。村西的便民桥虽仍在使用,但桥体护栏有松动迹象,存在安全隐患。
水利设施方面,负责灌溉的水渠因年久失修出现渗漏,导致部分农田灌溉效率偏低,村民需花费更多时间引水。电力供应方面,多位村民反映夏季用电高峰时,空调、水泵等设备同时启动会出现电压不稳现象,偶尔造成电器停机。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成员详细记录在案,并与村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会上,双方围绕道路修补方案、桥梁加固措施、水渠修缮计划及电力增容可行性展开热烈讨论,初步形成多项改进建议,为后续帮扶工作奠定基础。
图为创飞科技实践团走访杜家村村民 王昊昕摄
创飞科技实践团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科技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在调查过程中,成员们向村民们介绍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等,让村民们大开眼界。同时,实践团还引入大疆无人机开展乡村巡检,采集生态数据,检测农作物生长各阶段情况。利用多光谱影像与数据,挖掘植被指数数据,精准判断作物是否受损及受损类型,对杜家村的农作物种植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村庄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图为创飞科技实践团成员为杜家村村民讲述无人机的使用 郭菁涵摄
此次创飞科技实践团奔赴杜家村的调查活动,不仅为杜家村的农作物种植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未来,创飞科技实践团将继续关注杜家村的发展,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杜家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撰稿人:王昊昕
陈一凡
初审:李锋
终审:蔡清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