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任务来源 | 立项 时间 | 负责人 |
1 | 超高温陶瓷材料极端环境下塑性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与表征方法 | 国家基金 | 2017 | 程相孟 |
2 | 柔性多体时变参数系统振动主被动控制技术 | 国家基金 | 2017 | 马驰骋 |
3 | 双重耦合机制下声-电换能器低频灵敏度建模与参数辨识 | 国家基金 | 2017 | 张帆 |
4 | 复杂行驶工况下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多场交叉耦合作用机理及一体化集成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7 | 谭迪 |
5 | 太阳能蓄热熔盐的红外热辐射物性研究 | 省基金 | 2017 | 张文杰 |
6 | 单原子链振动场设计理论与轴向时滞优化控制研究 | 省基金 | 2017 | 刘灿昌 |
7 | 适应驾驶倾向性的侵犯性驾驶行为智能辨识理论及方法 | 省基金 | 2017 | 张敬磊 |
8 | 重力驱动下高温固体不规则颗粒致密流外掠换热壁面的传热机理研究 | 省基金 | 2017 | 郑斌 |
9 | 车辆悬架少片变截面等应力板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7 | 周长城 |
10 | 汽车线控六档自动变速器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7 | 曲金玉 |
11 | 岸电驱动的绞吸式挖泥船研发及应用 | 省重点研发 | 2017 | 鲁力群 |
12 | 轻质低频声学超材料板件的研制 | 省重点研发 | 2017 | 李丽君 |
13 | 蜂窝夹芯结构多次低速冲击损伤空间与时频效应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6 | 代祥俊 |
14 | 基于矩阵描述的燃烧温度对秸秆灰肥性影响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6 | 何芳 |
15 | 基于四轮独立全电耦合制动的电动车纵/横向动力学控制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6 | 杨坤 |
16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辐射区多模式交通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6 | 赵金宝 |
17 | 考虑多源不确定性的并联机器人多学科可靠性设计优化 | 省基金 | 2016 | 郭宗和 |
18 | 汽油压燃低负荷燃烧稳定性机理研究 | 省基金 | 2016 | 杨彬彬 |
19 | 基于大数据的适应驾驶员特性汽车换道危险预警方法研究 | 省基金 | 2016 | 谭德荣 |
20 | 变组分低热值气体燃料高品质混合气形成机制与热力循环参数匹配方法研究 | 省基金 | 2016 | 葛文庆 |
21 | 含变质量时变参数的串联运动机械臂动力学机理研究 | 省基金 | 2016 | 马驰骋 |
22 | 电动汽车线控自动变速器及线控系统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6 | 曲金玉 |
23 | 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城市级交通拥堵控制关键技术与系统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6 | 孙锋 |
24 | 人-椅-驾驶室耦合非线性时变系统的五悬置振动理论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5 | 周长城 |
25 | 基于形式化与Ad-Hoc方法的车辆自主决策安全性在线验证 | 国家基金 | 2015 | 曹凯 |
26 | 多孔材料吸声计算的空间随机阵列振动系统等效模型 | 国家基金 | 2015 | 李丽君 |
27 | 汽车用可变绕组的电励磁双模式双凸极起动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5 | 史立伟 |
28 | 基于实时路况的乘用车经济环保出行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5 | 郭栋 |
29 | 电磁直驱变速系统的集成优化设计与跟随补偿控制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5 | 李波 |
30 | 铝门窗高效智能精密锯削加工装备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杨先海 |
31 | 汽车用内嵌稀土永磁与电磁并联磁路混合励磁稳压发电装置研究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刘瑞军 |
32 | 大型精密平台几何与载荷耦合调平方法研究与试验系统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刚宪约 |
33 | 高可靠性电动汽车增程器多相分数槽绕组电励磁发电机的研制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史立伟 |
34 | 重型车辆座椅及驾驶室磁流变半主动悬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周长城 |
35 | 双电机适时双驱轴电动汽车匹配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李军伟 |
36 | 基于直驱技术的高效变速器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5 | 李波 |
37 | 双电机适时双驱轴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方法与控制策略 | 省基金 | 2015 | 高松 |
38 | 泡沫金属吸声机理与三维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等效模型 | 省基金 | 2015 | 李丽君 |
39 | 适用于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的双目标全电ABS控制理论研究 | 省基金 | 2015 | 杨坤 |
40 | 城市干线公交多线路时空协调运行组织优化理论及方法研究 | 省基金 | 2015 | 孙锋 |
41 | 基于实时动态城市路况的PHEV智能在线优化策略研究 | 省基金 | 2015 | 马超 |
42 | 近断层地震动模拟及其作用下建筑结构倒塌易损性研究 | 省基金 | 2015 | 周继磊 |
43 |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多场耦合振动机理及振动抑制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4 | 谭迪 |
44 | 驾驶员意图的情感作用机制及辨识方法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王晓原 |
45 | 汽车怠速停机用起动发电系统容错设计方法及控制技术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史立伟 |
46 | 电动汽车用快速节能换挡系统设计与智能一体化控制方法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李波 |
47 | 基于整体响应传递率的复杂结构有限元模型复参数修正方法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刚宪约 |
48 | 动态交通网络机动车最优排放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郭栋 |
49 | 基于分区模型的流化床喷射区流动与反应机理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孙鹏 |
50 | 对喷式二次雾化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的液滴碰撞与传热传质耦合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3 | 齐晓霓 |
51 | 轻型汽车用42V永磁与电磁符合励磁稳压发电装置的研制 | 省重点研发 | 2013 | 张学义 |
52 | 基于车载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回收车辆低品位余热技术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刘从臻 |
53 | 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实时最佳阻尼匹配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周长城 |
54 | 罐式煅烧炉高温煅后焦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郑斌 |
55 | 大流通截面蜂窝陶瓷氧化床流量分配的非定常波动特性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毛明明 |
56 | 高性能镍氢动力电容电池及电动汽车应用考核 | 863计划 | 2012 | 高松 |
57 | 汽车车身时滞减振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2 | 任传波 |
58 | 基于液滴碰撞模型的对喷式二次雾化海水循环冷却系统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2 | 齐晓霓 |
59 | 煤矿乏风瓦斯预热催化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 | 省重点研发 | 2012 | 刘瑞祥 |
60 | 利用可控整流稳压式稀土永磁发电系统回收汽车废气余能技术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张学义 |
61 | 汽车用稀土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 | 国家发改委 | 2011 | 张学义 |
62 | 多地层地质条件下浅埋隧道矿山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韩昌瑞 |
63 | 与特征无关的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理论与方法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焦学健 |
64 | 智能变矩调速动力驱动系统研发及其在电动车上的应用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任传波 |
65 | 适应驾驶倾向性的汽车纵向防撞预警技术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谭德荣 |
66 | 煤矿乏风氧化装置氧化床热震性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王延遐 |
67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核查系统的开发研究 | 省博士基金 | 2011 | 张俊友 |
68 | 基于人车环境动态数据协同推演的汽车驾驶倾向性辨识方法研究 | 国家基金 | 2010 | 王晓原 |
69 | 汽车用稀土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 | 国家发改委 | 2010 | 张学义 |
70 | 汽车用42V飞轮离心泵式铷铁硼永磁启动发电集成装置的研制 | 省科技发展计划 | 2010 | 张学义 |
71 | 车辆乘坐室面板声学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李丽君 |
72 | 基于点云曲率和边界特征的汽车车身A级曲面光顺方法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徐家川 |
73 | 发动机智能吸振-能量回收装置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柴山 |
74 | 汽车用42V无刷电磁与切向永磁混合励磁发电装置稳压控制技术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李爱军 |
75 | 基于微裂纹尺度的内燃机活塞销孔疲劳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刘世英 |
76 | 基于交通态势评估的道路安全推理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曹凯 |
77 | 利用可变功率的永磁发电机回收汽车制动能量关键技术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史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