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9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综合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与全国高校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联盟主办、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承办的2019“运星杯”第四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第二教学楼四楼多功能厅圆满落幕。大赛共收到166件送审作品,经过专家组的评选,来自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54所校的79件作品入围决赛。其中,我校选送的两组参赛作品入选。

本次大赛以“感知·互联·体验”为主题,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文化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发展智能交通领域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大赛面向全国各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安全、物流工程、自动化、信息、电气、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育委员会的支持和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新华社、华龙网等多家媒体的前来采访报道,引起广泛的关注。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张梦月、张越、李忠良、于丽华、秦浩等五位参赛同学的作品“基于移动热点优化技术的共享单车停放方案研究”与交通与车辆学院魏健洛、周振宁、蒋嘉璇等三位同学的参赛作品“机动车右转穿越非机动车智能防装系统”荣获国家级三等奖。
为备战本届大赛,我校校团委、交通学院智能交通协会等单位承担了校内选拔组织工作。通过报名动员、过程评审,并特别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及赛前指导工作,我校张洪宾、赵金宝、孙峰、魏福禄老师对参赛作品进行了指导。
智能交通协会宣传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