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7月11日,交通学院集中举行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分别对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范)、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分别参加相关场次会议,学院邀请了来自多所高校及行业企业的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为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指导。
在12号教学楼211会议室召开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范)三个本科专业的线上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琮淦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白先旭教授、江苏大学耿国庆教授、潍柴集团刘秉阳部长、中国重汽郭晓燕主管组成专家论证小组。专家组指出,三个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合理,培养目标明确,符合机械类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同时,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围绕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学院同日在6号实验楼401会议室组织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公交集团、华杰工程咨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会上,两专业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内容,专家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方式、前沿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优化等方面对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学院在12号楼211教室召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西安交通大学何茂刚、山东大学辛公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巩亮、天津大学李云强、山东华电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罗冰组成专家组。学院院长李波介绍学院及专业基本情况,能动系负责人汇报了培养方案的修订背景、过程及主要内容,专家们围绕培养方案关键环节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专家的深度参与和专业指导,有助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进一步明晰培养方向,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本次系列论证会为交通学院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专家们的建议不仅有助于各专业进一步凝练特色、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更对学院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强化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初审:李 锋
终审:蔡清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