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简介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以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目标,历经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构建起以车辆工程学科为龙头,以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为两翼,以力学学科为支撑的车辆与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群,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现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德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7人,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支,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2个,山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支,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28人,教授25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52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88.7%。拥有本科生230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400余名。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车辆工程、道路交通运输、动力工程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能源汽车工程为教育部新工科特设专业,是山东省首家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范类)是山东省唯一的汽车类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车辆工程学科先后入选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学院现有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与交通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4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山东省新能源车辆集成设计与智能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与潍柴共建山东省智能汽车现代产业学院。

近三年,学院学生获各类科技竞赛国家级奖励360项,其中学生自主设计制造的方程式赛车获2020年、2022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一等奖。本科平均考研率达40%以上,其中80%被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录取。毕业生就业率年均95%以上,多数学生被一汽、潍柴、中铁建工等知名企业录用。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国际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6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发表论文17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400余篇,出版专著22部,教材31部。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学院将秉承“勤奋、创新、和谐、卓越”的院风,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的工作思路,以推进内涵建设为重点,深入凝练办学特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研究型强院的建设目标。

(数据截止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