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杜家村暑期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者:交通-信息宣传中心发布时间:2025-07-30浏览次数:10作者:

为探索科技支撑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解决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实际问题,7月24日至28日,创飞科技实践团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杜家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在农作物种植优化、基础设施升级、生态保护及安全治理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

实践团深入杜家村农田,系统采集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种植面积及生长周期等基础数据,通过与农户深度访谈,梳理出病虫害防治技术滞后、灌溉效率低下、肥料施用不科学等生产难题。借助无人机航拍技术,团队生成全村农田高清热力分布图谱,精准标识种植密集区域与撂荒地块,并运用AI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因土施肥、按需灌溉”的个性化种植方案,为农户提供了科学指导。在基础设施排查工作中,实践团利用无人机对村内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及电力线路实施全方位巡检。通过高空影像分析,精准定位3处道路破损点、2处灌溉渠堵塞段及用电高峰时段易出现的供电不稳定区域,建立详细问题台账,为后续基础设施改造提供了精准依据。

图为创飞科技实践团成员跟随鑫海缘工作人员查看杜家村农田状况  王昊昕摄

针对传统农田巡检依赖人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实践团启用大疆Mavic 3 Multispectral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仪采集作物影像,通过解析NDRE、NDVI等植被指数,实现对作物病虫害及土壤肥力状况的精准判断,生成专业化施肥用药报告。应用结果显示,田间管理效率提升6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近50%。 在道路维护与电网安全保障方面,团队通过无人机高清影像比对,建立道路破损动态监测机制,为村级道路养护提供精确坐标;对电力线路开展常态化巡检,提前预警3处线路老化隐患,有效保障了村民用电安全。

图为创飞科技实践团成员与鑫海缘工作人员进行讨论  崔晓静摄

同日,实践团启用经纬M200无人机开展生态专项监测,同步采集土壤样本、检测沟渠水质,结合航拍数据综合评估农田生态承载力及水体健康状况,形成《杜家村绿色发展建议报告》,为村庄生态保护提供了量化数据支持。 基于前期积累的农田分布、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等多维数据,团队正着手构建村庄三维模型,为杜家村优化土地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及规划产业发展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乡村发展规划科学化、精准化。

图为杜家村村民对农田状况进行讨论  高宏威摄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科技与乡村需求的精准对接,不仅解决了杜家村当前面临的多项实际难题,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应用范式。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助农工作,让技术创新真正成为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撰稿人:王昊昕 陈一凡

初审:李锋

终审:蔡清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