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走访老艺人,传承手工技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29浏览次数:291作者:

为了更好的了解老手艺的现状,促进老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729日,我院琉璃印象实践团走访博山琉璃制作老艺人——张晓森。


张师傅今年已经60多岁了,从小学习琉璃制作技艺。琉璃制作发展至今,现代工业化生产一般采用脱蜡技术,这种技术简单易学,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传统琉璃人工吹制濒临失传。吹制时需一位工人用一根长约两米的铁管,一端挑着烧软的材料,另一端,工人用嘴均匀吹气,并借助工具,塑造出相应的形状。“由于学习过程的辛苦,生产环境的艰苦,导致琉璃制造手艺在传承方面遇到重大困难,后继无人,人才较少。”张师傅说道,“经传统工艺吹制而成的琉璃保存时间长,质地优良,图案精美都是工业品不可比拟的。”随后,张师傅还提到,由一次看电视节目灵感而发,采用自己独家配置秘方创作而成紫玉千球瓶,全世界只此一瓶。

经深入交流,该实践团了解到,老手艺的发展面临众多问题,“不仅要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老手艺自身也需随着时代而发展,才能不断传承下去。”一位队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