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经“山东大学滕州市墨子国际研究中心”介绍,我院“逐墨之旅”暑期实践团队奔赴滕州市千年滕国故城遗址进行调查走访。

滕国是春秋时期的小国,滕国故城遗址迄今已逾数千年。然而该遗址并未建设方便的交通方式,团队成员下车后,顶着烈日步行5公里才到达故城遗址。而遗址附近,四处皆是断壁残垣。在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中,队员们才发现,当地政府曾将这里作为一个重点旅游景点开发,同时致力于建立完整的景点保护体系。但由于开发景点与村民利益有所冲突,村民纷纷将古城墙推倒,因此滕国故城遗址时至今日只剩下了滕文公楼。
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滕国故城,其中的善国碑林,保存了从初唐到晚清时期,各路文人墨客为滕国故城镌刻的石碑,其中不乏苏轼、李白等大文豪的作品。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石碑遭到严重破坏,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发现现存的大部分石碑都是被打断过后又经过后期修复而成。有些石碑已经难以辨识,更有甚者,上书“打倒某某某”,可见在文革时期,这里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妥善保护。
想要保护好传统文化遗址,除了政府单位采取必要措施,人民的努力也必不可少。“在传统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政府应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历史,直面在发展时期犯下的错误,并努力补救因认知错误而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创伤。”参观结束后,该队队长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