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葛颖恩教授于12号教学楼201教室为我院交工专业师生做题为《微观车辆排放模型与宏观交通流集成》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我院副院长杨先海主持,我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及13级本科生聆听报告会。
报告会上,葛颖恩结合PPT首先从区域性、全球性的空气污染问题引出了此次报告会的主题。他提到汽车尾气排放量对空气问题的影响以及比较我国与欧美国家空气质量的差异进而延伸到交通规划、组织、管理领域所起的作用。随后,他通过数学建模对汽车的总延误率及通过率等目标函数的处理向与会师生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他提到“需求是有弹性的”,以此提出了出行对需求的影响,以及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解释微观车辆排放模型与宏观交通流时,他提出了通过微观仿真软件优化交通管理措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整理,为下一步的分析及建模提供良好基础。报告会临近尾声,与会师生提出了智能交通今后的发展及运筹学对交通工程专业的作用等疑问,葛颖恩不仅作出了耐心详细的解答,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方向,对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努力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改善的方法。
此次学术报告会的内容涵盖了交通网络分析及其应用、出行需求管理、交通与环境,交通运输工程和运筹、管理科学等领域。报告会结束后,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葛颖恩,现任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院长。1989年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读本科,后分别在东南大学数学力学系和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把管理科学与运筹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用于交通运输问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在交通运输网络分析及其应用领域。目前已经发表SCI/SSCI期刊学术论文16篇,包括在TransportationScien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B和Networks & SpatialEconomics上各发表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