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暑期实践】山东理工大学红色追随团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10浏览次数:124作者:


1968年前,八路军115师从延安挥师挺进山东,创建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八百里沂蒙红旗漫卷,红星闪耀,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根据地420万人中,有120多万群众参军支前,10万革命先烈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在这里走过,送子送郎参军的场面感动过千万人,红嫂挤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流传到今天……”



    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使革命精神得以更好的继承与弘扬。68日上午,“理工红色追随团”一行10人乘车从淄博顺利到达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沂蒙六姐妹”驻地。在当地村支书郑书记的带领下,团员们带着慰问品来到了健在的伊淑英(88岁),伊廷珍(84岁)、张玉梅(86岁)三位老人家里,每到一处团员们都积极的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团员帮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按摩,忙的不亦乐乎。虽然老人们都年事已高,身体有些不适,但她们依然精神矍铄,奶奶们对追随团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给团员们讲了很多自己当年的英雄事迹。

 “爱心不变,薪火相传 ”。78日下午,带着为大山里孩子们精心挑选的格言、童话、漫画书等,队员们 沿着盘旋山路深入偏远革命老区蒙阴县野店镇“沂蒙六姐妹”红军小学,开展捐书助学、支教等活动。



    进行了简单的捐书仪式后,该团按原定计划给孩子们上了美术课,科普知识普及课等课程,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平时书本上难以见到知识,增强了同学们的素质,深受学校领导老师赞扬和同学们的喜爱。据统计,此次捐书总额共计300多元。

79,队员们冒着倾盆大雨抵达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孟良崮,进行瞻仰革命先烈,学习沂蒙精神的一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孟良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实践团队员们首先来到纪念馆第一展厅,在向导的解说指引下,认真观摩了解放军在孟良崮中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74师的作战战术及歼敌过程。在纪念馆第二展厅中,再现了当时沂蒙人民支援前线的情境,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粮食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料做军装”,无一不激励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在战场还原图展厅中,透过历史的还原,队员们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孟良崮战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在孟良崮管理中心的精心安排下,队员们来到了“3D多媒体影像院”展馆,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和战争现场真实体验片,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参观完毕后,队员们自发的来到烈士林园捡拾垃圾,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良素质。

710,队员们来到了临沂大学进行社会实践。临沂大学以“红色育人”著称,拥系列的红色教育资源。队员们受到了中共临沂大学宣传部、临沂大学团委的亲切接待。



    理工红色追随团一行10人在老师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临沂大学红色馆、临沂大学博物馆等红色教育景点,通过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了解了沂蒙山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无私奉献与伟大精神,“当时的临沂有420万人民,就有120万参军奋勇支前,有十万人血洒疆场……”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为队员们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沂蒙精神。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积极学习、深入思考,探索沂蒙精神留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与功用,并积极的通过此次学习完善自我。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学习了沂蒙的伟大革命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人民做贡献。深刻理解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坚定了队员们团结一致跟党走的伟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