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学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布人: 交通-团总支  文章来源: 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 2019-01-20   浏览次数: 532   作者:

学院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价值追求、行为导向的集中体现。为深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十三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大学文化建设目标,发挥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提升学院文化品位为立足点,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现有学院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院历史传统,彰显学科专业特色,着眼师生发展需求,着力营造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打造各具特色的学院文化,为促进学院科学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价值引领。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特色学院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二)坚持传承创新。既要挖掘传承学院的历史与文化,又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

(三)坚持发展特色。立足学院的办学实际,根据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要求,建设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院文化,创建文化品牌,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学院文化建设格局。

(四)坚持点面结合。注重整体规划,力求由点带面,逐步推进,整体提高。

三、主要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灵魂”和首要任务。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运用不同方式,在师生的日常教育、培训和学习等方面抓紧抓实,使之内化为师生行为自觉,筑牢文化底色。引导师生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特色办学理念。结合学院学科和专业发展特点,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将“五有”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学院办学实践,形成符合学院实际的发展愿景和办学治院理念。将办学治院理念应用于教学改革、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工作,形成独特的院风。

3.强化精神价值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院风等活动,教育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教育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努力成为“五有人才”。

4.注重学院历史传承。建立健全学院历史编撰制度,发挥离退休教师在学院历史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挖掘、整理、呈现学院办学传统、特色和发展成就。结合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新教师入职、老教师荣休和院庆等重要节点,传承和发扬优良的院风,强化师生和校友的爱院荣院情怀。

5.增强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校本文化资源,积极凝练学院精神文化,凝聚师生共识,将精神文化建设寓于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之中,推动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行为自觉,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增强学院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制度文化建设

1.完善现代学院制度。坚持院务公开,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学院党政领导联席会议集体决策。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在重大学术事项的审议作用,发挥学院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涉及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听取学生意见、吸纳学生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

2.建立科学制度体系。贯彻学校办学理念、校训精神、党代会规划以及学校各项政策,做好学院制度设计。在落实学校学术、教学、管理等制度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发挥学院办学主体作用,制定和完善涵盖学院人才培养、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学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完备的制度体系,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3.增强师生制度意识。开展法规教育,加强对学校和学院规章制度的解读、宣传,提升师生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强化法治理念,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把规章制度内化为学院师生自觉规范的行为,逐步形成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4.加强制度执行监督。提高学校及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制度的实施监督,安排专人督查、督办各类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各类制度执行有力高效。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各项制度,使之更加科学规范。

(三)行为文化建设

1.营造浓郁学术氛围。积极营造求真务实、协同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环境,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研讨会、主题沙龙、创业论坛、名师工作坊等学术活动。主动承办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论坛,不断提高本学科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引导教师恪守学术道德,讲究学术诚信。

2.培育优良教风学风。传承发扬“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到课率”“抬头率”,杜绝“水课”,打造“金课”。通过学业指导、朋辈辅导、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服务学生学业发展。

3.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坚持以德为先,引导一线教师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讲授、做榜样”,管理服务人员做到“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争做“四有”好老师。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行为七项规定》,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规范开展推优评先工作,发掘师德典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加强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加大青年教师教育培训力度,广泛开展讲课比赛、技能竞赛、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4.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以文明礼仪、文明课堂、文明就餐、文明离校等为重点深化文明修身教育。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内容的各类文化活动,打造具有学院特色、体现学科专业特点的文化活动品牌。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引导师生树立自强不息的奋斗意识,弘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组织师生观看高雅艺术演出、聆听高水平讲座、阅读经典书籍,营造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鼓励并扶持学生结合学科特色创建各类学生社团,发挥社团在学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支持体育社团发展。引导师生“天天锻炼一小时,人人爱好一项目”,每个学院打造一项传统体育赛事,锤炼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促进健康身心和良好品格习惯的形成,建设具有学院特色的体育文化。

6.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充分利用教师节、重阳节、青年节、寒暑假、教职工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对教职工个人及直系亲属受伤患病、意外事故等困难给予帮助,及时为其排忧解难。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心理诉求,为师生成长与发展提供暖心指导与帮助。广泛开展座谈会、恳谈会、主题沙龙等师生互动活动,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平台,密切师生关系。

7.规范创新典仪程序。规范组织好“七一”“国庆节”“教师节”“烈士纪念日”“宪法日”“校庆日”等重大纪念日活动,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升旗仪式等典礼类活动,组织好各类先进典型颁奖、奖学金发放等表彰性活动,做到既隆重、热烈、简朴,又具有学院特色,让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强荣誉感。

(四)环境文化建设

1.注重文化标识建设。强化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全面应用,规范使用学校名称、标准色、标准字体以及校徽、校标、校旗、校歌等。对学院形象进行全方位构思与设计,在师生中广泛组织设计征集或比赛活动,根据学院需要制作符合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范的院徽、院标、文化品牌标志等学院文化标识,提升学院整体视觉形象。

2.优化楼宇环境建设。对学院教学、科研、办公或生活楼宇,如办公室、会议室、教室、实验室、学生公寓等场所进行整体设计规划,充分利用大厅、走廊、楼梯、墙面等公共空间,以设立文化墙、文化小品等形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学院文化景观,凸显学院文化内涵,展示学院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发挥教育、引导、宣传、激励作用。

3.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学院荣誉室、展览室、档案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打造富有学院文化内涵的教授工作室、学生学习发展指导中心、实验实习场所。有条件的学院可在重要位置布置院史史料、学科专业发展史图片、实物陈列,集中展示学院发展历程、学科专业发展历史、名师名家风采、教学科研成果、集体或个人突出荣誉等。规范校友馈赠礼物的种类并合理安排摆放地点,提升校友馈赠礼品的品位与格调。加强现有各类文化设施的规范管理和日常维护,提高使用效率。积极争取条件,建设师生文化活动场所,服务教师成长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

4.强化宣传媒介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坚持内容为王,建设好网站和新媒体平台,生动全面展示学院发展成就、讲述学院发展故事。培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有条件的学院可以建设外文网站,制作中英文对照的学院宣传册,拍摄学院宣传短片,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加强对条幅标语、展板海报等宣传品和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阵地的管理,确保宣传品和宣传阵地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四、组织实施

(一)学习调研。各学院于今年430日前学习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任务举措,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组织人员调研学习兄弟高校二级学院或兄弟学院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学院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制定方案。各学院组织师生,围绕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等进行充分研讨,选准突破点,于630日前形成本学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三)推进建设。各学院根据制定的本学院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和建设。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各方面,提升内涵,锻造品牌,锤炼特色,最终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行为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体系,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四)评选推广。学校根据各学院文化建设情况,于2020

1月评选首批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大力宣传,推广经验。此后每两年评选一批文化建设特色项目,不断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五、总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文化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责,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是学院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学院文化建设统筹、规划、组织等主要工作,统一领导和指导本学院文化建设工作。各学院要建立起党总支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实施,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将学院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持续推进建设。学院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加强学院文化建设要具有持续性,保持长期性,要将学院文化建设列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中,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过硬的建设措施,分步骤、分阶段持续进行。

(三)加强文化交流。注重借鉴和吸收,在充分发挥文化辐射功能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与学习,学院与学院之间、学院与学校之间、学院与地方之间要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动,相互学习借鉴文化建设经验做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促进学院文化建设不断上水平。

(四)保障经费投入。学校将适时对规划合理、特色鲜明的建设项目予以经费支持,各学院应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学院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社会渠道或校友资源多途径筹措资金,保障学院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并保证专款专用。

  

中共山东理工大学委员会2019119